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5月29日,2016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期間,國產科學儀器設備質量提升與實驗室管理服務推介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承辦。來自科學儀器行業及實驗室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國產科學儀器設備質量提升與實驗室管理服務推介會現場
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副主任 楊鵬宇
會議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副主任楊鵬宇主持。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分析檢測副總工程師楊永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員周蕾、清華大學副研究員趙自然、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高級工程師劉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周曉光、北京新聯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鷹從科學儀器的發展、在行業中的應用、以及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帶來了精彩的報告。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和美誠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北京軟件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等也參與了此次活動。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分析檢測副總工程師 楊永壇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分析檢測副總工程師楊永壇的報告題目是《國產儀器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與思考》,從中糧的食品安全體系、食品企業對儀器的需求、在國產儀器上開展的典型應用、國產儀器在食品安全中的機遇四個方面進行了介紹。楊永壇以液相色譜儀、專用檢測器為重點介紹了國產儀器的典型應用,并將食品企業三個層級實驗室對儀器的需求總結歸納為:價格低廉、快速檢測、整體解決方案和培訓。從用戶角度考慮國產儀器現狀,其中提到,樣品前處理設備的穩定性、耐用性是關鍵,并指出國產儀器的用武之地應在常規的理化檢測上。
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員 周蕾
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員周蕾帶來的是題為《從科研到產業:基于稀土納米上轉發光材料的生物傳感系統研究及多領域應用》的報告,從對成果轉化的思考和探索,以及持續發展規劃方面進行了探討。周蕾的工作是在體外診斷、生物檢測監測領域,讓大型自動設備能夠帶到現場去,解決一線用戶的實際問題,已建成國際唯一上轉發光技術產業化體系,已通過歐盟ISO13485醫療器械國際認證體系認證。報告中指出,基于新型材料器件的生物檢測監測技術研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將學科交叉的原始創新和產品性能緊密銜接,協同創新,才能實現科研工作從科技到產業的成功轉化。
清華大學副研究員 趙自然
清華大學副研究員趙自然帶來的報告是《國產毫米波成像儀在安全檢測領域的應用思考》。現在安全檢查儀器要求檢測速度快、檢測過程文明、可檢測為新品范圍廣、對被檢人體和物品無損害、自動報警誤報率低,非接觸、快速、成像類技術成為安全檢測新趨勢。基于主動毫米波收發模塊采用超外差式方案,在原8通道模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開發64通道的毫米波收發陣列,進一步開發人體掃描樣機。結合運用ATR算法自動識別、自動報警、保護隱私、高檢測效率、減少操作的特點,希望建成人包同檢、人工智能輔助專家判圖、多技術融合、多層交互報警的網絡化安全站。這項研究工作應用于質檢、安全等民生關注點,對科學儀器設備產業起到了促進作用,帶動行業上下游包括毫米波核心芯片和成像算法一起進步,同時也培養了一支產學研結合的高端復合型人才隊伍。
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 劉鑫
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劉鑫帶來了《國產檢測儀器驗證與綜合評價研究》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國產儀器驗證與綜合評價的階段性工作,第一階段包括評價規程、實施細則、通用技術規范、個性化技術規范、驗證方案等;第二階段包括建立完善測評專家遴選方案、繼續推進技術規范的標準化,編制檢測儀器綜合評價標準體系表,分類開展國產儀器驗證與綜合評價工作,國產儀器驗評工作實施方案等。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 周曉光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周曉光帶來的報告是《從個人經歷中探討高端科學儀器研發的挑戰》。周曉光結合自己的經歷,介紹了質譜技術的發展,其中提到了液相生物大分子在電離與質譜分析上面對的困境,以及質譜生物分子分析上面對的挑戰,并與大家分享了由此帶來的啟示:市場需求是產品研發的驅動;研究單位的創新技術到應用實踐往往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高端儀器研發需要復合型團隊及高端人才儲備;技術創新是產品轉化的重要保障;技術創新轉化能力是建立在持之以恒的積累與堅持上。其中也提到了國內外科技成果轉化概念的不同,并強調,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是如何加強技術轉移主體(企業)的研發能力。
北京新聯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譚鷹
北京新聯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中心譚鷹在報告中介紹了在線移動式動車組空心車軸超聲檢測系統,包括該檢測系統的立項背景及總體思路,創新點及主要技術內容,知識產權及評價,應用推廣及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以及對行業科技進步的推動作用。
演講嘉賓及工作人員合影
演講嘉賓、企業代表及工作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