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中國教育裝備產業園揭牌儀式在青島國際創新園舉行。作為一家冠以國字號的教育裝備產業園,該園是由教育主管部門、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知名企業四方協作共建的產業園區。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長王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展濤,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教育信息化裝備分會理事長蔡耘,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韓守信,嶗山區副區長郭振棟出席儀式并致辭。
2018年,山東省、青島市提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命題,中國教育裝備產業園承擔起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任。
資料顯示,作為教育大省的山東,該省共有幼兒園近兩萬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萬多所,普通高中近一千多所,高等學校幾百所,教育裝備產業市場需求極大。
2018年5月,青島市提出要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956產業體系,提出重點發展文化創業等5個新興產業,嶗山區則將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等行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
政府的支持也接踵而來。2018年4月初,《嶗山區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實施細則(試行)》對外發布,明確指出經過青島市和嶗山區認定的綜合型總部企業和功能型總部企業落戶,將不僅可以享受青島市總部扶持政策,也可以享受嶗山區政策。這其中包括對場所購置租賃辦公用戶的補貼、高管人才獎勵、成長貢獻獎勵以及世界五百強企業投資獎勵。
在2017年,青島市就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虛擬產業發展實施細則等文件,助力相關的產業的發展。
根據《嶗山區關于鼓勵吸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辦法》,針對嶗山區重點發展布局的智慧產業、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虛擬現實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實施頂尖人才突破計劃、高端人才集聚計劃等十一項具體計劃,并分門別類規定獎勵或補貼的金額。
對于虛擬現實產業,嶗山區規定將在房租、研發資金補助、開辦經費補助、經營獎勵、人才支持等十二項扶持政策。
中國教育裝備產業園所在的青島國際創新園,涵蓋了智慧產業、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等多個產業體系,大數據與云計算大廈、總部大廈、未來產業大廈等形成獨特的一樓一園區,還有院士專家創新大廈、高層次人才創業大廈以及完善的商業配套。
如今這座大園區已有多家知名企業入駐,預計建成3年后,這里將有超過1000家新興產業領域企業集聚。
被嶗山區招商引資政策吸引的微軟決定來看一看,很快就發現當地政府在發展VR產業上下的是真功夫,各項政策也非常優惠。同時在與嶗山區溝通的過程中,微軟發現可以形成的合作有很多,當即達成入駐意向。
2018年3月27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公共服務平臺戰略合作協議,成為產業園內引進的第一個項目。
合作旋即落地。根據合作協議,微軟將為嶗山區政府研發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公共服務平臺,他們為此派出了一支精干的技術團隊;嶗山區政府為微軟提供了1700多平米的免費辦公空間,并在人才、產業政策等多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運營方華師教育云發現,自從協議簽署后,嶗山區幾乎每周都與自己和微軟進行互動和溝通,政府承諾的政策支持都在兌現,支持力度非常大。華師教育云負責人表示。
微軟帶來的不止是一個平臺的建設與研發,根據規劃,微軟將建設新技術展示中心及智能工作空間、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聯合實驗室、在線溝通及教育系統;帶領嶗山區優秀企業交付10個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引入微軟本地技術支撐團隊;提供微軟混合現實合作伙伴項目培訓;引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匯;舉辦人工智能及虛擬現實方案競賽;提供專業的人才培養服務等等一系列舉措。
另一個被吸引而來的是中國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2018年12月11日,山東省教育廳與國家開發銀行山東分行、中國教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用金融助力教育脫貧。
公司引進來,活力和影響力也要被激發。根據規劃,從2019年開始,產業園計劃每年舉辦一次嶗山論教教育信息化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共聚,使青島成為教育信息化新理念的誕生地。
同時引入每屆參展企業1500余家、參展人次約20萬的全國教育裝備展,屆時也將承辦與展會配套的全國名師校長峰會等。
不是招商完成就算完成任務。產業園運營方明白,整個園區的發展目標是將匯聚設計研發、高端制造、展示交易、孵化創新等產業鏈企業進行整合,形成教育裝備產業集聚和生態鏈,為全國教育市場服務。
根據規劃,產業園將在2019年引進國內外教育裝備行業企業不低于20家,2020年,產業園入駐企業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稅收超過1億元。
這所園區的發展凝聚了許多人的期望,在揭牌儀式上,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教育信息化裝備分會理事長蔡耘表示,我衷心希望中國教育裝備產業園不斷成長壯大,實現‘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成為青島市、山東省乃至全國教育信息化應用的試驗田和樣板區。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韓守信提出了三個希望,希望中國教育裝備產業園提升引進人才的產業融合度和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率,實現人才集聚與經濟發展互促共贏,為我市‘雙招雙引’工作集聚強大動能;希望產業園不斷開發新產品,發布新方案,促進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希望產業園能夠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開創發展新模式,形成發展新業態,將產業園打造為教育系統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典范。